欢迎访问云南招生网!本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
首 页 | 云南中专招生 |云南成考招生 |云南自考招生 |云南网络教育招生 |云南大专招生 |云南开放教育招生 |云南函授站 |云南考研招生 |职业资格考试招生 |云南五年制大专招生 |中专双学历教育 |一年制中专 |二年制大专 |三校补习 |成考补习 |自考补习 |高考补习 |专升本考试 |中职专业 |成考专业 |自考专业 |网教专业 |开放式教育专业 |中职热门专业 |成考热门专业 |自考热门专业 |中专重点特色专业 |学校教师诚聘 |中考 |成考 |高考 |国际招生 |社会招生 |其它招生 |政策法规 |教育新闻 |省外院校 |一年制专科本科 |非学历教育 |历年录取分数 |军校自考 |在线问答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昆明财经管理学校  曲靖农业学校  云南省化工学校  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四冶建设集团技工学校  
查找
中职招生 成考招生 自考招生 网教招生 五年制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招生 三校补习 成考补习
 
  中职院校招生  
 ·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
 · 昆明市卫生学校2022年三..
 ·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2年..
 · 云南省骨伤科中等专业学校2..
 · 曲靖农业学校2022年三年..
 · 曲靖财经学校2022年三年..
 · 曲靖应用技术学校2022年..
 ·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202..
  成人院校招生  
 · 云南大学2019年成人高考..
 ·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农业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民族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开放大学2019年成人..
 · 西南林业大学2019年成人..
  自考院校招生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自考..
 · 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自考..
 · 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自考..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网络教育院校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云南..
 · 北京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生网
 · 中国人民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中国地质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交通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网络教..
 · 北京理工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科技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大专院校招生  
 ·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工商学院招生网
 ·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招生网


同济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生网


  发布时间:2011-12-26    [大] [中] [小] [关 闭]  已被浏览:1253次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 高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大学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86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138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35600人,其中本科生约198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约15800人。另有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80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3000人。校园占地面积3857亩,分布于四个校区。

       历史沿革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德中各界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即为同济大学的前身。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当时首批经国民政府批准成立的7所国立大学之一。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于1937年开始内迁办学。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大学原有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作出了贡献。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后,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前沿。1979年,时任校长李国豪率先提出“两个转变”的办学方针——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小平、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经过十多年努力,同济大学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1995年11月,同济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2002年6月,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重点共建同济大学。期间,1996年9月,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3年11月,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
  2007年5月,同济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00周年。学校在进一步梳理历史文脉、凝练精神积淀基础上,提出了“百年同济,大学对社会的承诺”的校庆主题,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100多年来,同济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30万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超过100人,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科设置
  目前,同济大学已基本构建起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整体框架,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
  学校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口腔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外国语、人文、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与国际关系、传播与艺术、设计创意、软件、电影、中德、中德工程、中法工程和管理、中意、职教等29个学院。建有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高等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女子学院、出国培训学院等办学机构。有6家附属医院和3所附属中学。
  同济大学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2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4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6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授权点26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其中14个涵盖在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3个国家培育重点学科,1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人才培养
  秉持“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办学方针,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孕育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同济精神。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同济大学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努力使每一位进到同济的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鲜明的“同济特色”,即具有“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的综合特质。
  学校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与踏实勤奋作风的培育,毕业生历来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2010年,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高校,同济大学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致力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等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担任“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方秘书处,并作为主要单位发起成立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

      科学研究
  同济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4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国内首个“汽车整车风洞”、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重大工程,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耦合式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国产化智能温室、结构抗震防灾技术、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等一大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近年来,同济大学先后有10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29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核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社会服务
  同济大学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留下了深深的“同济印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广大师生深度参与,承担了都江堰重建规划和北川地震博物馆策划、设计等任务。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师生更是谱写了“大学,为世博添光彩”的辉煌篇章,既是参与世博会有关工作最早的高校,也是参与程度最深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高校。仅在世博筹备过程中,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
  学校积极探索学科发展新途径,发挥大学知识创新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2005年开始,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最初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5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的战略布局,拓展北美、辐射亚非,建立起有特色、全方位、主动型、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框架,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国际化模式。
  学校先后建立了中德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中芬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上海)等7大国际合作平台。
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拓展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境)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的合作,目前已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
  为将“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不断推向深入,学校正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培养计划的实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面向国际,实施“三个600”培养计划,在每年进校的学生当中,有600人获得中外双学位、600人获得国外高校的学分、600人具有海外学习的经历;二是面向港澳台地区,相应实施“三个300”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简介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同济大学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单位。她以应用型、技术性、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综合了同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并溶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开设了“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交通工程与信息技术”、“信息工程”、“法学”四个本科专业。网络教育学院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资源,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富于创新精神,在充分吸纳传统学科精髓的基础上,乐于奉献,勇于改革,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和艺术的探索,开发了一批融知识和智慧于一体的课程。网上学生园地的丰富多彩更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网络教育学院是同济大学最年轻,也是最有希望的学院之一。
     网络教育学院拥有目前国内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室,科学化的管理,以及采用了实时交互、课件点播、远程网站、自学导读、电子阅览等只有网络教育才能实现的现代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学院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与上海市建委共同开发智能化网络考试考务系统,还获得了教育部多项资源建设项目;在企业支持下,自行开发了远程网站管理系统、网络课件点播系统、远程智能化考试考务系统、网上答疑系统、后台课件及资源管理系统及数据库,研制了一些用于远程教育的仪器,此外还在全国建立了实时交互式远程传输通讯系统;利用专业与技术的优势,培养出一批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于一身的教师。在同济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在社会支持下,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定会乘风破浪、迅速成长。

招生专业
层次 专业大类 专业名称 入学测试科目 学分 学制 修业年限 主要课程
高起专 经管类 行政管理 语文
数学
英语
75 2年 2-4年 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估价、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法规、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建筑施工技术等
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国际商务
建筑工程管理★★★★★
交通运输类 汽车运用技术 8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土建类 建筑工程技术
专升本 法学类 法学 大学语文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75 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等
经管类 行政管理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
土建类 土木工程★★★★★ 高等数学(二)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80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信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备注:
  1、学习期限下限:是指最短学习时间(不含发证时间)
  2、以上专业,如果招生人数不足10人,则不予开班,所收费用予以退还。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报考高中起点专科的考生,须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的毕业证书。
  报考专科起点本科的考生,须具有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文凭。
  考生应具备上网学习的条件,且能够保证参加网络学习的时间。
  各专业均面向社会招生。

二、报名办法
  报名时间及截止时间:12月1日——3月7日
  报名地点:同济大学授权本次招生的学习中心
  报名须知:报名者(含申请免试入学)须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2寸照片(免冠、正面、彩色、蓝底、同版)4张,到当地学习中心报名。学习中心按照规定的学历条件逐一审查合格后,学生填写《学生报名登记表》和《承诺书》。对报名的考生和免试入学者,由学习中心同时完成其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扫描和电子照片采集工作。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接受审核与办理注册。
  报名费:14元
  入学测试费:78元(免试者不缴纳测试费)

三、入学测试
  入学测试方式:机考
  机考时间:12月8日——3月9日
  考试地点: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授权本次招生的学习中心

四、录取 交费 选课 注册
  凡符合报名条件者经考试后择优录取,并由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新生交费:按照学年缴纳学费,首个学年缴纳全部学费的一半,具体收费情况请咨询当地学习中心。
  教材费:首期预交500元,以后学期根据订购情况补交相应的费用。
  选课:新生入学,由学习中心按照学校开课计划为学生进行集体选课。
  注册:学生正式入学后(即提供了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并通过了入学测试者),在缴纳首期学费后,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将对其进行学籍注册。
  开学时间:3月

五、入学方式
  考生需参加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按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免试条件:
  (1)达到当地当年成人高考或普通高考相应学历层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可申请免试入学。
  (2)已获得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相同学历层次毕业文凭的考生可申请免试入学。
  符合以上条件者,必须将相应学历层次毕业证书或本人准考证、高考成绩单等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2份提交到学习中心。

六、入学资格审核
  按教育部规定,招收网络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和高中起点专科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报名入学(含免试入学)。严禁未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者取得专科升本科入学资格;严禁非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不具有同等学力者取得专科入学资格。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接受审核与办理注册。对不符合规定条件或持假证件报名入学者,一经审核查出,即做取消学籍、追回在学证件处理,由此造成的费用损失等责任,均由学生本人自负。

七、教学及学习
  教学模式: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学辅导+集中考试+毕业论文
  平时作业所占成绩比重:约30%
  采用完全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可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免修、学分认定的条件及办理:按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关规定办理相应课程的免修、学分认定。

八、毕业证书、学位证
  学生在规定学习期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成绩合格,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和各类学分要求,本科学生需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毕业鉴定合格,由同济大学颁发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注明网络教育),并报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
  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及同济大学学位管理等有关规定,由同济大学授予成人学士学位。
  毕业证书签章单位:同济大学(毕业证书式样以学生毕业时教育部当年最新规定政策为准)。

不知道自已是否复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电话咨询
报名时间:
考生于即日起开始报名.
报名咨询办法:电话报名、QQ咨询报名、发送短信咨询报名,直接到当地招生报名点报名。


友情链接  
云南省招生  云南省成人高考招生网  云南省中考招生网  云南招生信息港  云南省招生网  云南招生  云南成考报名网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121大街 站长QQ1356334849  本站版权所有,严禁复制、转载、翻版、摄影,违者即属侵权。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版权所有:云南招生    公安部备案号53010202000718   备案号:滇ICP备11005458号    网站制作:昆明哲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