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招生网!本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
首 页 | 云南中专招生 |云南成考招生 |云南自考招生 |云南网络教育招生 |云南大专招生 |云南开放教育招生 |云南函授站 |云南考研招生 |职业资格考试招生 |云南五年制大专招生 |中专双学历教育 |一年制中专 |二年制大专 |三校补习 |成考补习 |自考补习 |高考补习 |专升本考试 |中职专业 |成考专业 |自考专业 |网教专业 |开放式教育专业 |中职热门专业 |成考热门专业 |自考热门专业 |中专重点特色专业 |学校教师诚聘 |中考 |成考 |高考 |国际招生 |社会招生 |其它招生 |政策法规 |教育新闻 |省外院校 |一年制专科本科 |非学历教育 |历年录取分数 |军校自考 |在线问答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昆明财经管理学校  曲靖农业学校  云南省化工学校  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四冶建设集团技工学校  
查找
中职招生 成考招生 自考招生 网教招生 五年制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招生 三校补习 成考补习
 
  中职院校招生  
 ·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
 · 昆明市卫生学校2022年三..
 ·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2年..
 · 云南省骨伤科中等专业学校2..
 · 曲靖农业学校2022年三年..
 · 曲靖财经学校2022年三年..
 · 曲靖应用技术学校2022年..
 ·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202..
  成人院校招生  
 · 云南大学2019年成人高考..
 ·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农业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民族大学2019年成人..
 · 云南开放大学2019年成人..
 · 西南林业大学2019年成人..
  自考院校招生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自考..
 · 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自考..
 · 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自考..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 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全日..
 · 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201..
  网络教育院校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云南..
 · 北京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生网
 · 中国人民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中国地质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交通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网络教..
 · 北京理工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 北京科技大学云南网络教育招..
  大专院校招生  
 ·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工商学院招生网
 ·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招生网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招生网


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函授站地址


  发布时间:2011-12-14    [大] [中] [小] [关 闭]  已被浏览:594次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陈雨露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2个学院、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6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68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3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04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4个的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3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一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连续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5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在2009年12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参评高校中名列第四。
    截至201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27人,其中教授510人,副教授625人。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2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卫兴华、胡钧、王传纶、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萨师煊、李占祥、赵履宽、李文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3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1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9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2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999人,其中本科生11074人,硕士研究生7527人,博士生3317人,外国留学生总人数1648人,其他全日制学生433人。外国留学生中攻读学位的有1400人,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此外,学校还有在职“单证”硕士生3603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0412人,网络教育注册生46533人。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0多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声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或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专题讲座,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8000余项,共获得经费9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2000年居全国高校第三,2001、2002、2003年均居全国第二,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6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截至2010年12月底,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暑期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等67位知名学者专家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389.6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17809GB,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北京奥运培训优秀组织奖”和“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大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给予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次生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时俱进”的新品质、新灵魂,并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悉心指导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并寄予厚望,高度肯定学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对学校做出“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为人民大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指引了航向。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阶段性目标已圆满实现,并已成功开启“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阶段。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真情、真想、真干”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行动纲领,不断完善并实施学校“十年腾飞”战略规划,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012年入学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其所创办的“网上人大”是国内第一所采用网络教学模式的网上大学,现有在读学生五万余名,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网上大学之一。


1. 招生专业、层次、入学测试、学制、学习期限、学分

层次

招生专业

入学测试科目

学分

学制

学习期限

高中起点专科

会计学

语文
计算机基础

80

3年

2.5-5年

金融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高中起点本科

会计学

语文
计算机基础

150

5年

5-7年

金融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传播学

专科起点本科

会计学

大学语文
计算机基础

80

3年

2.5-5年

金融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传播学

本科第二学历

会计学

免试

80

3年

2.5-5年

金融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说明:
1.专科起点本科、本科第二学历设有跨专业,其中,法学跨专业总学分为100学分,传播学无跨专业。
2.不招收任何形式的非学历教育课程进修生。
3.各地具体的招生专业、层次请向当地学习中心咨询。
4.最短学习期限,从教育部学籍正式注册时间开始算起(通常春季为3月1日;秋季为9月1日),不含毕业发证时间。

2. 招生对象及条件
高中起点专、本科须具高中或中专学校毕业证书;
专科起点本科须具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
本科第二学历须具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或以上毕业证书;
报读专升本层次的学生,报读时年龄需满21周岁;报读高中起点层次的,报读时年龄需满 18周岁;
春季注册学生,其前置证书取得时间不得晚于当年2月28日;秋季注册学生,其前置证书取得时间不得晚于当年8月30日。

3.入学方式
免试入学及条件:报读同等学历层次及持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证书者可免试入学;
测试入学:不符合免试条件者,须参加在本地学习中心组织的入学测试联合机考。

4.报名办法
全年组织报名,春秋两季注册
    春季注册为3月,秋季注册为9月
    招生报名开始时间:9月26日
    春季课程开始时间:12月
    秋季课程开始时间:6月
报名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授权本次招生的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报名须知: 报名者(含申请免试入学)须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A4纸),1寸照片(免冠、正面、彩色、蓝底、同版)3张,到当地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报名。学习中心按照规定的学历条件逐一审查合格后,学生填写《学生报名登记表》和《承诺书》。对报名的学生(含免试入学者),由学习中心同时完成其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扫描和电子照片采集工作。

免收报名费和入学测试费

5.入学测试
入学测试方式:机考
入学测试开始时间:2010年10月
1203批次入学测试截止时间:2月28日 
1209批次入学测试截止时间:8月30日
考试科目:分高中起点、专科起点两类综合机考试题,满分200分(语文100分;计算机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授权本次招生的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6.录取 用户申请 交费 注册 选课
① 自报名之日开始,学生在入学测试机考规定时间内,随时可以参加入学测试。录取结果在“网上人大”网站主页查询。
② 报名学生须及时登录“网上人大”主页,按照“入学导航-用户申请指南”的提示和要求,进行用户申请。
③ 新生交费:新生首次至少交纳30学分学费和预交450元教材费,也可以一次性交清全部学费。
④ 注册和选课:学生交费被确认后,须及时登录“网上人大”主页,按照“入学导航-注册指南”的提示和要求进行新生注册。完成新生注册后,即可根据每月的选课时间安排,由本地学习中心统一进行选课和订购教材。选课后即可进入“网上人大”网络课堂进行学习。

7.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学生在规定学习期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考试合格(本科层次的学生还需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全国统考),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证书(网络教育),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本科第二学历按专升本注册)。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中国人民大学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8. 课程考试、免修、免考、代修和学分制
  课程考试 专科课程考试由学院组织;本科三门公共课和专升本两门公共课实行全国统考,其它课程考试由学院组织。每学年举行四次课程考试。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课程考试时间,每门课程最多可参加三次考试。
  课程免修 对于本科学生,已具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可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大学英语》;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或以上级别证书,可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持有符合条件的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的证书,可免修《大学英语》。
  课程免考 学生可凭已修国民教育系列或自学考试相同课程合格成绩(六年内有效) 及部分国家级考试的证书,在专业教学计划范围内申请课程免考;申请课程免修、免考的总学分不超过应修总学分的30%。
课程代修 入学注册时年满28周岁的专科生及年满40周岁或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本科生,可申请不修《大学英语》,而改选其它课程修满学分。
  学分制 课程学习的具体安排,由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情况决定。在规定期限内,修满学分,考试合格,即可毕业。

9.教学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业余、分散式学习,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课程学习。
网上导学  通过网络发布导学资料,包括开篇导学、阶段导学、日常辅导和考前辅导等。
自主学习  包括多媒体课程和纸介教材自学。多媒体课程有网络版和光盘版两种形式,分别用于上网或不上网条件下的课程学习,主要内容有课程大纲、教师讲解、相关案例、背景资料、例题分析、综合练习等组成。
网上答疑  通过常见问题库、教师信箱、交流园地、值机答疑等方式进行。
网上讨论  通过网络(BBS)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进行。
课程作业  以网络题库形式管理,学生随机抽取,网上提交。
课程考试样卷  供学生了解考试形式、要求、题型、题量及难度。
综合练习  以题库形式管理,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按章或按题型随机抽取练习,以检验学习效果。
课程考试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闭卷或开卷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有关学习活动成绩。小学分课程采用网上提交试题答案或小论文的考核方式。
学术讲座  根据教学需要不定期组织巡回教学活动或网上实时学术讲座。
毕业论文  本科层次学生需进行毕业论文写作,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交流和提交论文。

10.入学资格审核
      按教育部规定,招收网络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和高中起点专科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报名入学(含免试入学)。严禁未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者取得专科升本科入学资格;严禁非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不具有同等学力者取得专科入学资格。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接受审核与办理注册。凡持不符合条件的毕业证书(如伪造证书、非国民教育系列证书、地方颁发只在地方承认的证书、未按教育部规定进行电子注册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等)报名者,一经审核查出,即做取消学籍、追回在学证件处理,由此造成的费用损失等责任,均由学生本人自负。
    

11.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后数字为专业总学分;各专业教学计划以网络教室中教学计划为准)

1、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法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财务管理
   (1)专科层次(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段)

金融学专业(8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80)

财政学专业(80)

法学专业(80)

汉语言文学专业(80)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会计学4

基础会计学4

基础会计学4

法理学6 刑法学5

古代汉语6

货币银行学4

货币银行学4

货币银行学4

经济法4

现代汉语4

统计学4

统计学4

经济法概论4

宪法学5

文学概论4

西方经济学4

市场营销学4

财务会计学4

民法学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4

经济法概论4

国际贸易理论4

西方经济学4

中国法制史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二)4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4

国际贸易实务4

中国税制4

刑事诉讼法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5

投资银行学4

国际金融4

税收管理4

民事诉讼法3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5

国际金融4

外贸函电3

政府预算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

应用写作4

(2)本科层次(高中起点本科本科段、专科起点本科、本科第二学历)

 

金融学专业(8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80)

财政学专业(80)

法学专业(80)

汉语言文学专业(80)

财务管理专业(80)

传播学专业(80

跨专业
选修课

基础会计学4

货币银行学4

基础会计学4

法理学6 宪法学5

古代汉语6

西方经济学4

视觉传播实务5

货币银行学4

国际贸易理论4

中国税制4

刑法学5 民法学6

现代汉语4

基础会计学4

新闻采访与写作5

国际金融4

国际贸易实务4

货币银行学4

刑事诉讼法3

文学概论4

财务管理学4

新闻理论5

 

外贸函电3

 

民事诉讼法3

 

 

传播理论5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管理学原理4

西方经济学4

管理学原理4

合同法4

语言学概论4 西方文论5

财务分析5

中外新闻传播史5

财务管理学4

国际经济学4

财务管理学4

企业和公司法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3

资产评估4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5

财政学4

商务英语5

财政学4

国际法4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3

高级财务管理4

新媒体传播与媒体融合5

金融市场学5

国际结算5

国际税收5

国际经济法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3

成本管理4

新闻编辑与评论5

国际结算5

国际市场营销学4

纳税检查5

国际私法4

中国现当代文学5

预算管理4

广告理论与实务5

保险学原理5

国际经济法4

税收筹划4

知识产权法4

中国文学理论史5

企业战略管理6

 

证券投资学4

商务谈判4

国际金融4

毕业论文6

外国文学史5

统计学4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证券投资学4

 



2、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专科层次(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段)

会计学专业(80)

市场营销专业(80)

工商管理专业(8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80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会计学4

基础会计学4

基础会计学4

管理学原理4

管理学原理4

货币银行学4

经济法概论4

货币银行学4

公共管理学4

组织行为学6

统计学4

统计学4

统计学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中国税制4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4

经济法概论4

公共关系学4

绩效管理4

财务会计学4

管理学原理4

财务会计学4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4

薪酬管理4

成本会计学4

市场营销学4

管理学原理4

应用写作4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4

财务管理学4

市场调查4

组织行为学6

秘书工作实务4

员工关系管理4

管理会计4

公共关系学4

市场营销学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社会保障学4


(2)本科层次(专科起点本科、本科第二学历、高中起点本科本科段)

会计学专业(80)

市场营销专业(80)

工商管理专业(8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80)

跨专业先修课

基础会计学4

基础会计学4

管理学原理4

管理学原理4

管理学原理4

财务会计学4

管理学原理4

市场营销学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

组织行为学6

财务管理学4

市场营销学4

基础会计学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西方经济学4

促销管理5

国际贸易理论4

公共政策导论6

西方经济学4

国际金融4

财务会计学4

国际贸易实务4

组织行为学6

劳动经济学4

审计学4

国际市场营销学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现代政治学4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4

财务分析5

现代广告学5

财务管理学4

行政领导学5

工作分析4

资产评估4

国际贸易理论4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6

西方政治制度5

人员测评4

高级会计学6

国际贸易实务4

质量管理学6

社会学概论6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4

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西方经济学4

公共经济学4

实用心理学4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中国人民大学云南成人函授站中国人民大学昆明成人函授站人民大学昆明成人函授站招生



不知道自已是否复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电话咨询
报名时间:
考生于即日起开始报名。
报名咨询方法:打电话报名、QQ咨询报名、发送手机短信咨询报名,直接到当地招生报名点报名。


友情链接  
云南省招生  云南省成人高考招生网  云南省中考招生网  云南招生信息港  云南省招生网  云南招生  云南成考报名网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121大街 站长QQ1356334849  本站版权所有,严禁复制、转载、翻版、摄影,违者即属侵权。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版权所有:云南招生    公安部备案号53010202000718   备案号:滇ICP备11005458号    网站制作:昆明哲瀛科技